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长安播报:
(八闽千姿)中国稻种基地见闻:“出海”的不只是种子
北京银行回应被罚4830万:已按照监管要求基本完成整改

  中新社福建三明5月15日电 题:中国稻种基地见闻:“出海”的不只是种子

  作者 雷朝良

  每年的10月至12月,一袋袋杂交水稻种子从福建省三明市启程,乘船出海,运往巴基斯坦水稻主产区。

  “水稻是巴基斯坦第三大农作物,也是当地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三明市建宁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曾明星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次大陆,气候炎热干旱;“旱优8200”节水、抗旱、耐直播,尤其适合干旱缺水稻区种植,受到当地市场欢迎。

  “旱优8200”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自主选育的节水抗旱稻种,产自三明市。三明市种子站站长李齐向说,三明水稻种子不仅遍布中国各大水稻主产区,也出口巴基斯坦、菲律宾、越南、安哥拉等10多个国家,年出口量达600多万公斤。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北部,位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境内峰峦耸峙、低丘起伏、溪流密布,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稻种基地、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

图为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万亩制种基地的水稻长势喜人。 雷朝良 摄

  眼下,三明水稻种业正进入插秧的关键时节。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生机勃发。

  “现在,制种虽然规模比以前更大了,但反而更轻松,成本也低了很多。”有着30多年制种经验的郑春华是建宁县有名的种业大户,“当地制种采用订单化模式,不愁销路,并实现了从播种、插秧、施肥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作为三明种业龙头县,郑春华所在的建宁县是中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如今,全国每10粒水稻种子就有1粒以上来自这里,形成“北张掖、南建宁”两大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格局。

  建宁开始杂交水稻制种,可以追溯到1976年。40多年来,建宁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日趋成熟,稻种发展到现在多达400余个;制种面积不断扩大,从1200多亩增至15.7万亩;受益农户越来越多,全县2.95万户农业人口中,参与制种农户达2.35万户,8万多人通过制种实现增收。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达到3800万公斤,总产值超过22亿元人民币;三明全市制种面积34.6万亩,产量7万吨,分别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图为三明水稻种子在收割中。 陈震 摄

  在福建省种子总站副站长阮妙鸿看来,三明制种历史悠久,具备优越的制种生态环境,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这为当地打造“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大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三明依托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将杂交水稻种子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编制“中国稻种基地”发展规划;培育科荟、天力、禾丰等一批龙头企业,引进全球种子行业龙头先正达集团等产业链中、上游企业,推动种业加快发展。

  另外,三明吸引谢华安、张洪程、颜龙安等院士入驻,建成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逐步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种业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良种化水平。当地也先后引进10余家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建立育种基地,推进联合育种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目前,三明有建宁、泰宁、宁化、尤溪等4个国家制种大县,制种企业130多家,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水稻种子企业7家。而且,随着稻种“出海”,日臻成熟的水稻制种技术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从三明走出去。

  在巴基斯坦,三明稻种企业就不只是输出种子,还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民种植水稻。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三明逐步构建起“企业+经纪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稻种生产模式。曾明星说,本地企业、经纪人、制种大户等已跟随种子走出去,开辟基地,输出技术,传授经验。(完)

[ 更多头条 ]
普京指责瓦格纳负责人叛国
  有未能参加此次访疆团的日本民众向《环球时报》记者表达了遗憾之情,薛剑透露说,下一次的访疆团已在筹划当中,会尽快发布相关信息,希望该活动能够持续推进,让更多日本民众有机会亲访新疆。[详细]
龙凤胎兄妹高考成绩仅差1分
  为了鼓励当地居民节约用水,该公司建议“过于频繁洗澡并不对皮肤健康有好处,每月以2~4次最为适宜”。同时,该公司还提及,由于2023年降雨量锐减,两处水源储量明显降低,如果水源储量持续告急,公司将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的方式,尽量满足市民用水需求。 [详细]

热点新闻 更多>

张雪峰对于学医的观点

  在储朝晖看来,即使是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不成问题的。“做到‘有学上’问题不大,但要做到‘上好学’,那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增加多少个学位,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他说。[详细]

调查|瑞安民间龙舟禁划令松动:官方首次有限度放开,此前俩村民划龙舟被拘引热议

  被告人刘某向“慕名而来”的杨某介绍称自己与各个艺术体育类大学的书记、校长都很熟,可以托关系让孩子在合同期间被某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录取,如未被录取,7日内退还所有费用。杨某当场与刘某签订了一份居间协议,支付9.5万元的费用。后来杨某在约定日期仍未收到孩子的录取通知书,于是询问刘某具体情况,刘某还欺骗杨某称其孩子已被录取,但还需要缴纳某体育学院大一的学费,杨某遂向刘某转账1.1万元。刘某后续还给杨某寄了一份某体育学院补充入学行程安排、补录申请表和补充入学说明书让其填写,称其孩子可以被某体育学院录取了,但还需要等。但直到杨某报案,都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详细]

长安网群 更多>

移动客户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关闭